辛丑深秋,驅車而行。本應是“秋葉飛兮散江樹”“逢秋悲寂寥”之時,沁源卻依然“霜葉紅于二月花”“霜凋秋葉復丹青”。由縣城出發北上穿越剛剛貫通不久的黃土坡隧道,一出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左側一村右側一樓。這閣樓,名文昌樓,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坐落在公路上方半山腰,雕梁畫棟高聳入云;這村子,名百草村,位于公路下方,紅瓦白墻房舍儼然,因紀念神農而名。這村里有個書癡,名任華錄,是個遐邇聞名的農民書法家。
對于書癡華錄,我是先聞其名后識其人的。此行就是再次前去拜訪他。二十多年前,我在縣文化局工作,常聽文友們談起一個名叫任華錄年輕人,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農民,書法很是不錯。在縣里舉辦各種書法作品展中,也不時會看到他的作品。我不懂書法,字也蹩腳,卻骨子里喜愛寫字好的人。于是,心里默默記住了這人。若干年后在一次書法作品座談會上,我才首次見到這位心儀已久并與我同庚的書者。與我想象中的華錄不同,他個子中等,皮膚白皙,俊秀清瘦,眼含睿智,臉蘊笑意,如一個害羞的學生一般靜默坐在一旁,認真聆聽每一位發言,純真至極。印象中他是乘坐班車由70公里外的鄉村特地趕來的,是當時出席者中惟一的農民。
2015年6月,我邀約縣書協主席藥玉華一起赴百草村去看望華錄。一是想去拜訪他們這些優秀的民間文學藝術人才,二是想為即將編印的《歲月留痕》收集資料。一進院子,立馬讓我驚呆了。院里、屋里掛滿了精心裝裱的書法作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一問,方知他剛剛為孩子辦了喜事,這些都是書友們應他之求送的特殊祝福。紅彤彤的紙,金燦燦的字,熱辣辣的話,時隔多日依然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氛圍。既是一場熱熱鬧鬧婚禮,也是一次實實在在書展,更是一種歡歡喜喜的盛會,真乃別出心裁,創意十足,用心良苦,嘆為觀止。
訪談得知,華錄生長在一個貧寒之家。養父是個侏儒,一生以放羊為生;母親癡呆,生活難以料理。兒時家里不僅沒有房屋借居他處,而且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連夜里都因蚊虱叮咬無法入睡??伤矚g上寫字。尚未入學,也無人教,他用拾到的油筆把一塊木板涂滿橫七豎八線條,這興許是書法在他心底的萌芽。9歲上學,第一節課學寫拼音就得到老師表揚。其后,每每完成作業他都一絲不茍,寫的工工整整。二年級學寫書法,當年春節即開始照貓畫虎書寫出平生第一副對聯“一切圍繞太陽轉,緊跟毛主席干革命”貼到自家門上。這是課本上的一句話??蓱z懵懂的農家子弟焉知對聯平厭韻律,以為上下字數等同即是。
從此,每年過年成為他一年之中一大興奮點,不為吃喝入肚新衣在身,鞭炮齊鳴走親訪友,只為能寫對聯有紙可書,展現才能滿足自尊。村子雖然不大,但善書者甚多,其實書寫對聯本無他這個乳臭未干孩子一席之地。他央求著親戚、鄰居、孤寡老人讓他寫,并主動幫助張貼。12歲時,看到村里李能文老先生在村墻上書寫毛主席語錄,心羨手癢,回家找石灰將墻一刷,把主席語錄密密匝匝寫滿一墻,讓老父親興高采烈逢人便說“看看,這是俺兒寫的,這是俺兒寫的!俺兒會寫字了!”那年,親戚看到他家實在是貧苦,便介紹他到附近村子放羊,每年可掙180元。班主任老師得知后,急忙勸阻,才使他不致輟學。
一次,家里接連幾天沒有糧食,他餓的沒法去上學。校長樊國政來到他家,發現斷炊,急忙讓人從學校送來半口袋爆米花。他談及淚目,感恩至今。到了15歲左右,華錄書法水平進步很快,逐漸由求給人寫春聯變為人找他寫春聯,令他內心充滿了存在感與成就感。初中畢業本應到王陶中學上高中,因家里無法交納每月5元伙食費而擱淺;可又想讀書,只好從初一重新讀起,這樣不用出村花錢。后來為了生存,他學了木工、泥工,但是始終放不下他心中所愛,從未間斷練習書法。
華錄愛寫字,愛到如癡如醉的地步。買不起紙筆,就以地為紙,以棍為筆,專心致志練習書寫;以桌代紙,以水代墨,心無旁騖琢磨結構。經常忘記肚餓,忘記勞作,甚至于半夜醒來都要用指頭寫上幾筆。當時好多人對他不理解,誤認為他是個神經病。華錄說,“陶醉在書法的世界里,讓我感受到了她的博大精深;沉浸在墨香里,讓我忘掉了一切疲憊和憂愁?!?/p>
華錄人精干,愛學習,品德好,32歲時村里推薦他擔任了村委會會計,從此有了較好學習機會和條件。在工作之余,他越發勤學苦練。自費購買了歐陽詢、趙孟頫、懷素、米芾等名家字帖進行臨摹學習,購買了中國著名老書法家《藝??v橫》光盤進行學習。求知若渴精神,孜孜以求勁頭,讓愛才惜才的縣老年書協領導畢光第、王重慶等老師如獲至寶,喜不自禁,親自登門指點,耳提面授,使他視野逐步開闊,慢慢懂得書法真諦,技法日臻精進。書法漸漸成為其一技之長,聲名遠播太岳城鄉。
33歲開始,他走出村,走出鄉,開始應邀到各地書寫墻上宣傳標語,作品幾乎遍布沁源。規范的黑體、仿宋、綜藝體,賞心悅目,頗得好評,些許報酬可以讓他聊補家用。尤其是近些年來,他真草隸篆齊學,行草行楷主攻,頗得章法。功成名就,依舊把自費購買紙墨為鄰里鄉親書寫春聯當成一件樂此不彼的美事。華錄作品先后獲得全國第二屆書畫大賽一等獎、全國毛澤東詩詞書法大賽三等獎、入選山西省首屆農民書法大賽展、長治市書協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書畫大賽三等獎,成為長治市書法協會會員、山西省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在2011年4月還光榮當選縣書法協會副主席。
華錄之家,風采依然。大門上,“智慧藍天書作翼,藝術大海硯為船”的春聯和“翰墨飄香”的匾額仍艷;書法室,案頭仍是堆砌的文房四寶;墻壁上,依是名家和他自己的書法作品;地上,是一堆習作和為他人書寫的條幅。
他介紹說,現在經濟收入多了,學習條件好了,看著電視、手機就可以學習書法。一有時間,他就鉆進書法室伏案書寫,每年僅宣紙就要用掉十余刀。書法頻道是他每天必看的節目,相互交流是他經常必做的功課。他感慨,“寫草書是很難,但我相信,只要立足于基本功,學好草書基本要領,熟記草書符號,放開膽,放開筆,通過反復地琢磨和練習,就能有所收獲。草書最講究神韻,即通過一筆一畫宣泄作者的喜怒哀樂。寫草書時還要特別注意布白,掌握作品的均衡感。既要掌握筆法、墨法,章法,也要具備修養、學養,教養。書法是心境的藝術體現,只有好的心境才能寫出好的書法?!?nbsp;
他還擬詩抒懷,“戀書幾十載,豈敢一日閑;自知是笨鳥,臨帖且忘年”“布衣學書無師承,臨帖畫貓成虎形。自由放膽數十載,正果修成要躬行。少年饑寒苦償盡,一日風云較稱心。略應孟子告天下,人生之路翰墨情?!?/p>
華錄說,現在已被村里聘為村里小學書法教師,每周要給1——6年級學生講授8節書法課。去年,他到省城孩子家,閑逛看到一個學校招聘書法老師,想看個究竟。校長目睹他現場書法,極其驚嘆,欲聘其為學校書法老師講授,他婉言辭謝?;卮搴?,向來尊師重教關注后代發展的王陶村委主任史遠良邀請他到學校教孩子們學習書法,他答應了。
他發自肺腑說,能夠讓自己身邊的人都喜歡上書法,是他的一大心愿。村里孩子們更需要他這樣的書法老師。如今,他每天都要到相距十里的鄰村王陶小學去教學,學生們跟他學,年輕教師也跟他學,進步都挺快。他從手機翻出孩子們書法作業照,果然一筆一劃中規中矩。在校長王志成支持下,最近他正在籌備舉辦“師生書法習作展”,承諾獎品就是他親自書寫裝裱的作品。他還想在適當時候,出一本自己書法作品集。
他說,在太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趙國柱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后,根本不相信他是個農民。說寫字好的人,大多是國家公務員、文人,或者是富家子弟、知識分子,一個農民能夠寫出如此秀美的字,實屬罕見!歲月悠長,人生苦短。人的一生,干成一件事,干好一件事,足矣!如果能夠干成干好一件自己喜歡的事,幸矣!書癡華錄,當是。